三大動力加持 新興市場債越來越「優質」

閱讀時間 4 分鐘2025/09/04

By M&G投資團隊

 

 

 

今年以來全球市場仍然持續波動格局,但不同的是,過往被視為避險資產的美元卻不漲反跌,這是否代表投資人正在重新評估新興市場?M&G英卓投資管理新興市場債投資團隊指出,在財政體質持續好轉、經濟成長動能強勁、通膨挑戰控制得宜三大動力下,新興市場債體質已經越來越加「優質」。

 

 

 

 


財政體質持續好轉

 

 


過往市場總是認為投資已開發市場的風險低於新興市場,但近來某些已開發經濟體,也開始出現巨額財政赤字,以及政局動盪日益加劇等特徵。與此同時,新興市場則受益於較低的負債佔 GDP 比例,以及財政紀律形象好轉的利多。2024 年間的正向評等變遷,足以為證:多達 14 個新興市場的主權評等調升 — 堪稱 2011 年以來,獲調升國家最多的一年*1。

 

 


目前新興市場以及中等收入經濟體的負債佔 GDP 比率均值為 75%,至於已開發經濟體的比率則是高達 110%*2。較佳的財政體質,能夠在面臨較大衝擊時,發揮緩衝效應。

 

 

 

 


經濟成長動能強勁

 

 


過去幾十年,新興市場的成長速度穩定超越已開發市場,這樣的趨勢貌似還會持續。國際貨幣基金 (IMF) 的統計則透露,截至 2025 年 4 月,新興與發展中經濟體的成長率達到 3.7%,而已開發經濟體的成長率則為 1.4%。

 

 


縱使面臨川普關稅新政,IMF 在 4 月間預估的 2025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依舊只有 1.8%,比 1 月的預測數字低了 0.9 個百分點。同時,新興市場經濟成長預測數字的下調幅度較小,僅有 0.5 個百分點*3。

 

 


新興市場的成長題材,也受惠於更樂觀的人口結構動力。全球多達 85% 的人口居住在新興市場國家*4的境內,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將受益於持續的人口成長;這些地方的勞動年齡人口規模更龐大,國內消費潛力也更強勢。反觀已開發市場,則面臨勞動人口萎縮、高齡化趨勢加重政府負債的額外壓力。
 

 

 

 

 

 

 

 

 

 

 

通膨挑戰控制得宜

 

 

 

推升新興市場通膨的原因,往往比已開發市場更加簡單明瞭。在新冠疫情引發的通膨浪潮之後,新興市場的央行採取了有效行動,抵減了通膨失控的影響。例如,巴西央行在美國聯準會 (Fed) 首次升息前 12 個月,即已先行升息。果斷的對策確保了大多數新興市場境內的通膨都得到控制,正向的實質利率更化為投資人眼中的投資契機。

 

 


如此,這樣迅速、積極的應對,不僅沒有造成什麼顯著衝擊,反而促此新興市場央行的公信力更為彰顯,進而推升了投資人對其債券市場的信心。

 

 

 

 

 

 

 

 

 

 

 

 

 


*1 惠譽信評, ‘Emerging market sovereigns benefit from net positive rating actions’, (fitchratings.com), 2024/10/18
*2 國際貨幣基金, ‘Gross debt position’, (imf.org), 2025/4
*3 國際貨幣基金, ‘‘A Critical Juncture Amid Policy Shifts’, (imf.org),  2025/4.
*4 金融時報, ‘Emerging markets has become a redundant term’, (ft.com), 2024/9

其他投資觀點

  • 台北總公司

    (02)2728-3222

    台北市信義區松德路171號9樓

    台中分公司

    (04)2251-3477

    台中市西屯區市政北一路77號14樓之11

    高雄分公司

    高雄市苓雅區四維四路7號3樓3R16室

富盛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102) 金管投顧新字019號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客服專線:02-2728-3222

【富盛證券投顧 獨立經營管理】

©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網站資訊使用說明|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