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與投資回報

美國總統川普不太喜歡當前的全球經濟和政治秩序,認為該秩序對美國並不好。比如,他對美國淨債務狀況感到失望——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美國淨債務約為 24 萬億美元。多年來美國巨大的貿易逆差意味著世界其他國家擁有愈來愈多的美元資產。川普對關稅的關注被視為應對這種被他視為不公平的全球貿易體系的一種方式。

與貿易逆差相對應的是,流入美國的資本進入了美國國債、房地產、對美國公司和上市股票的直接投資、交易所買賣基金和共同基金。貿易逆差越大,資本流入就越多,因為外國投資者對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感到放心。倘若關稅真的會縮小貿易逆差會怎樣?貿易逆差縮小,資本流入也應會減緩。近年來,流入美國股市的資金量巨大(僅 2024 年第三季度,外國投資者就購買了 2300 億美元股票)。此處存在一個循環——資金流入推高股票回報,進而吸引更多資金流入。結果就是美國市場表現亮眼。倘若資金流減少,美國市場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的估值差距可能就會縮小。常言道,願望有風險,許願需謹慎。

中性利率與風險配置

歐洲央行最近估計,名義中性利率(經濟全力發展且通膨穩定時的短期利率)範圍在 1.75% 至 3% 之間。儘管歐洲央行承認這些估計存在不確定性,但其與從結構變數得出中性利率的簡單方法並不矛盾。目前,歐元區潛在增長率加上歐洲央行 2% 的通膨目標,與歐洲央行 2.75% 的主要存款利率相匹配。

在美國,市場和(一些)基於模型的中性利率估計都為我們提供了有關聯儲局政策立場的資訊。圖表顯示了這些估計值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以及美國政策制定者對長期利率(即「點陣圖」)的評估。利率在 4.50% 時可能接近中性水平——儘管並非所有成員都認同這一觀點。長期點值明顯落後於近期政策利率的大幅上升以及中性利率的兩個估計值。此外,前面提到的簡單方法可以得出中性利率約為 3.50%,比長期點高出約 50 個基點。

貨幣政策制定的藝術不能也不應簡化為一個單一的等式,但將這種方法納入我們對未來利率和債券市場風險配置的看法是有價值的。

聯準會的貨幣政策立場



資料來源:彭博社,歐洲央行,2025 年 2 月

中國經濟需要的不僅僅是人工智慧

熱門聊天機器人 ChatGPT 的競爭對手 DeepSeek 橫空出世,改變了中國在人工智慧競賽中的地位。它增強了投資者對人工智慧的潛在增長和經濟效益的樂觀態度——人們普遍認為,人工智慧的採用有可能透過降本增效和創造新的收入機會來提高長期盈利。然而,從實際應用來看,此言為時過早。目前,人工智慧模型訓練仍是主要關注點。但風險也是巨大的,例如圍繞人工智慧資料的使用、行業監管、國家安全、技術出口管制以及開源模型向現有生態系統的可轉移性等,均是風險點。模型訓練的語言是另一個關鍵考量因素,中國公司自然更喜歡國內模型。

DeepSeek 的突破表明創新可能來自更廣泛的參與者群體。這並非史無前例,因為中國已誕生透過複製電子商務、搜尋引擎和社交媒體等領域的全球成功故事而崛起的科技巨頭。不過,中國近期的市場反彈焦點狹窄、推動力較弱,應對通貨緊縮,推動更廣泛、永續的盈利復甦仍需政策支援。需求側的政策支援以及向科技公司傾斜的市場化政策的跡象令人鼓舞,但提振消費者、投資者以及私部門的信心依然需要更多措施。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