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票:價格與價值



投資者反復關注美國股市的估值。2024 年,藍籌股標普 500 指數屢創新高,而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熱潮使科技股佔比較高的納斯達克 100 指數亦取得可觀升幅。所以美國股市成為迄今為止最昂貴的主要股市。但估值並不保證未來回報。

投資者似乎對美國股市持樂觀態度,預計未來一年美國股市盈利增長率將達到 14%,當選總統特朗普的政策議程也對其有利。但如果市場情緒惡化,價格可能會迅速調整。歐洲和亞洲的股票更便宜。
重要的是,與其他政府債券一樣,美國國債相對於公司債券的相對價值已經下降。從股票轉向債券會成為 2025 年的意外之一嗎?

2025 年不會出現「意外效應」



過去 24 個月,我們看到美國經濟增長預期被大幅重新定價。例如,2023 年底對 2024 年的普遍預期是 1.3%,但實際可能更接近 2.7%。
然而,對 2025 年宏觀經濟和市場之共識可能會大幅改善。美國 GDP 預測的基數更高——普遍預計增長 2.1%(安盛資產管理預計增長 2.3%)。

彭博社稱,市場對標普 500 指數 2025 年底預期的中值為 6600 點,與最初對 2024 年底 4800 點的悲觀預期相比,這是一個相當大的轉變。
因此,我們或許不得不放棄最近的「意外效應」。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市場在 2025 年的表現會令人失望,但再次實現 20% 以上的增長無疑並非易事。

多極世界,多速發展



不同的全球經濟政策和地緣政治動態會繼續影響亞洲經濟體。因此,貨幣政策制定者需要機敏決策。

印度的工業活動、消費和私人投資正在放緩,減息可能有所必要。然而,通膨率高於目標,而且會受到食品價格的影響,而後者受天氣相關的衝擊較大。更為有利的是,作為亞洲最注重國內發展的經濟體之一,印度不太容易受到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影響。

韓國面臨著多重挑戰——除了當前的政治不確定性之外,還必須應對全球製造業疲軟和國內需求放緩,以及美國可能徵收關稅的不確定性。台灣受益於人工智慧的持續增長帶來的半導體需求,經濟似乎更具韌性。
台灣央行減息空間有限,部分原因是住宅房地產市場的借貸水平。

資產類別觀點摘要

以下觀點反映首席投資總監團隊對資產類別回報和風險之預期。
色塊顯示相對於長期觀察趨勢三到六個月內的預期回報。

綠色表示正面、橘色表示中立、紅色表示負面
※首席投資官團隊意見借鑒了安盛資產管理宏觀研究和安盛資產管理投資團隊的觀點,並不作為資產配置建議。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