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我們預計 2025 年環球經濟成長將保持在 3.2%,2026 年將有所放緩
儘管有諸多擔憂,我們認為,中央宏觀經濟前景仍有利於債券和股票
我們看好美國科技和自動化股票,而短存續期債券(投資等級和高息)有可能帶來有吸引力的收益機會

環球經濟和投資前景面臨兩大不確定因素: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將在多大程度上將競選承諾轉化為政策,以及中國將在多大程度上成功重振經濟?

我們的觀點是,川普不會完全兌現在提高關稅、驅逐移民和降低稅收方面的提議。但我們預計他將在這些方面採取足夠多的行動,隨著這些政策持續到 2026 年,其會對美國經濟成長產生實質性影響。

關於中國,我們的假設是持續的提振措施足以在未來兩年內實現增長減速可控。對世界兩大經濟體的這些假設將決定世界其他地區的動態。總體而言,我們預計 2025 年環球經濟成長將保持在 3.2%,2026 年將放緩至 2.8%。

核心投資影響

川普的激進政策議程在未來投資回報方面加劇了金融市場不確定性。

儘管如此,我們認為,中央宏觀經濟前景仍有利於債券和股票。最終,經濟成長、穩定通膨和較低利率應會支撐市場,但考慮到政策風險和更廣泛之擔憂,投資決策需要考量現金流彈性和估值。

目前,我們預計 2025 年不會出現經濟衰退,這有助於股票獲得正回報,而信貸市場應會提供有吸引力的收益機會。

核心場景:美國政策議程應有利於股市

我們的觀點:美國基本宏觀經濟和潛在政策組合似乎對股市有利。川普的議程創造了潛在的正增長動力。降低企業稅和放鬆管制也應會支撐股票市場。

盈利勢頭將成為關鍵驅動因素。我們預計美國股市將繼續領漲,潛在的上行空間來自自動化等主題行業,而對技術和人工智慧的持續大力投資也應成為關鍵貢獻者。在美國以外,前景則喜憂參半。關稅戰和美元走強將令新興市場股市陷入困境,儘管歐洲的增長和股票盈利前景比美國更為低迷,但其估值更具吸引力。

實施思路

美國科技股,如那斯達克 100 指數中的公司
以機器人和自動化為重點的策略

理由:我們預計美國盈利增長仍將由科技行業推動,因為沒有證據表明對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需求有任何疲軟。2024 年,整個市場每股收益增長的近一半來自美國的資訊技術和通訊行業。

核心場景:減息對定息有利

我們的觀點:利率的潛在走勢應會支持定息市場獲得良好收益,而信貸則有可能繼續帶來具有吸引力的收益機會。

發達債券市場的現行孳息率水平為強勁的收入回報提供了基礎,該回報應高於通膨率。在信貸方面,額外回報和持續健康的企業資產負債表狀況支撐了投資等級和高息債券的吸引力。估值令人擔憂,當然,投資者對信貸資產的情緒將受到政策和地緣政治風險不確定的影響,但根據風險調整後回報,信貸資產依然具有吸引力。

實施思路

歐元信貸總回報策略

理由:歐洲定息投資者的總回報可能會因債券孳息率下降而得到提升。此外,相對情況應會繼續支撐美元走強。對於非美元投資者來說,從貨幣對沖的角度來看,歐洲定息看起來更具吸引力,尤其是我們繼續在信貸市場看到機會。

核心場景:風險已上升,短存續期策略依然具有吸引力

我們的觀點:需要考量的風險有許多——政策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不確定,以及許多國家的政府債務狀況。更為謹慎的投資者可以考慮聚焦短存續期信貸的策略,這類策略可提供具有吸引力的風險調整後預期回報。

額外回報和持續健康的企業資產負債表狀況依然支撐了投資等級和高息債券的吸引力,短存續期策略尤其如此。我們繼續看到美國高息債券(一種短存續期資產類別)可能帶來健康的回報。

實施思路

美國和歐洲的短存續期信貸資產(投資等級和高息)

理由:隨著利率持續下調,現金回報將進一步放緩,但收益仍應是債券市場的焦點,而信貸和高息短存續期持倉的複合回報仍是一種受青睞的策略。

繼續追求淨零目標

對綠色轉型的投資仍將是一個重要主題,即使是在美國,儘管新政府預計會更傾向於支持油氣生產而非補貼可再生能源。

拜登的通膨削減法案 (IRA) 在推出後的兩年內推動了 4930 億美元的清潔技術投資,因此即使一些公司為應對新的政治形勢而撤回部分投資,許多清潔製造業投資也已落地。 受科技行業和中國電力需求的推動,預計電力消耗將大幅增加,這將促進太陽能和風能資產進一步融入電網。因此,聚焦永續發展的投資方法將繼續受益於廣泛且不斷增長的機會。

我們對 2025 年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小結展望

三個關鍵的淨零投資機會
文:Jane Wadia,永續發展、核心產品和客戶主管

以淨零目標為目標的投資者可以考量以下兩種主要方式來實現這一目標(透過股票和定息)。

一是脫碳,重點尋求向低碳經濟轉型並減少碳排放之機會。本質上,這意味著投資致力於提供穩健過渡計劃的公司。二是積極尋求將資本引向投資氣候和生物多樣性解決方案,以促進對環境產生積極影響。下面,我們將探討 2025 年投資者青睞的具體機會。

碳轉型策略
碳轉型策略正成為一種日益受歡迎的支持脫碳途徑和推動投資者投資組合轉變的方式。此類策略使投資者從承諾和高層目標設定轉向投資組合中的具體行動,以支持向低碳經濟轉型。這是我們在定息和股票領域都能看到的趨勢。此外,我們看到市場對《巴黎協定》基準 ETF 的興趣日益濃厚,這些基金為尋求以簡單有效之方式進入關鍵市場的脫碳投資者提供了基礎。

綠色債券
綠色債券已存在多年,發行量在持續增長。與幾年前相比,投資者真正意識到如今發行綠色債券之行業的多樣性。真正引人注目的是,我們看到愈來愈多的客戶將投資綠色債券作為其環球總體配置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專注於永續發展的投資組合。這一趨勢得益於綠色債券市場的擴張,我們預計未來幾年它還將繼續下去。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一個快速增長的新興投資機會。生物多樣性可能比氣候變化更為複雜,但好消息是,有辦法將其納入公開市場和私人市場的投資中。特別是,我們看到人們對具體投資解決方案的興趣日益濃厚,例如旨在確定生物多樣性轉型領導者的生物多樣性股票策略。

美國 – 川普第二任期

川普大選獲勝將政治不確定性轉化為政策不確定性——而且我們並不確信他的政策必然會促進經濟成長。我們預測 2024 年 GDP 成長率為 2.8%,2025 年為 2.3%,2026 年為 1.5%。通膨率似乎將會上升——我們預計 2024 年為 2.9%,2025 年為 2.8%,2026 年為 3.2%,這將限制美國聯儲局的寬鬆空間。我們預計,3 月份減息幅度將暫停在 4.25%,但隨著經濟成長放緩,減息幅度將在 2026 年下半年恢復至 3.50%。

歐元區 – 經濟緩慢反彈

我們預計歐元區經濟增速將從今年的 0.8% 升至 2025 年的 1.0%,到 2026 年將小幅改善至 1.3%,但這種前景也存在風險,包括幾個成員國的政治和政策不確定性。我們預測,在 2025 年至 2026 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歐元區通膨率將低於歐洲央行 2% 的目標,並且央行將採取寬鬆立場,到 2025 年底將存款利率下調至 1.5%。

中國 – 消費者是破局關鍵

儘管今年歷經坎坷,中國仍有望以 4.9% 的成長率實現 2024 年「5% 左右」的成長目標。預計未來兩年中國經濟將出現可控放緩,並出台刺激措施以應對疲軟的勞動力市場和下跌的房地產價格。外部風險上升,尤其是川普重返權力中心的風險,也可能對經濟造成壓力。我們預測 2025 年的成長率為 4.5%,2026 年的成長率為 4.1%,並會呈現逐步通貨再膨脹趨勢,平均 CPI 通膨率分別為 1.0% 和 1.6%。

日本 – 2025 年可能進一步升息

日本似乎已擺脫通縮的困境:今年以來,工資/價格呈現良性螺旋上升,通膨預期上升。2025 年,GDP 成長率應加速至 1.1%,部分原因是提高所得稅起征點將帶來財政注入,而 2026 年則將放緩至 0.9%。然而由於消費者持續謹慎,家庭支出仍將受到限制。我們預計日本央行到 2025 年底將再升息兩次至 0.75%。

新興市場 – 韌性有待考驗

2024 年新興市場增長趨於穩定,通膨壓力基本得到控制。然而,外部環境亦帶來重大挑戰,例如美國保護主義可能加劇以及中國經濟持續放緩。收入成長預測顯示,2025-2026 年擴張率低於趨勢水平,且風險偏下行。消費需求或會保持彈性,但投資可能會受到環球貿易不確定性的打擊。一些經濟體可能難以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以支援需求。

英國 – 2025 年逐步寬鬆

英國的政治應比近幾年更加穩定和可信。我們預測 2025 年成長率將從 0.9% 升至 1.5%,2026 年將為 1.4%。增稅將使通膨率維持在目標水平之上,但勞動力市場疲軟將壓低工資漲幅。總體而言,強於預期的增長和通膨強化了我們對利率將逐步下調之看法。我們預測 2025 年將下調四次,每季度一次,每次 25 個基點,到年底銀行利率將保持在 3.75%。

加拿大 – 閒置產能減少

加拿大 2024 年的成長率似乎放緩至 1.1%,通膨率降至 2%。2025 年,加拿大銀行 (BoC) 的政策寬鬆將推動消費支出增長,美國經濟成長將助力 GDP 加速至 2.1%。由於潛在增長放緩,過剩產能應會縮減;儘管通膨預期為 1.7%,我們依然預計加拿大央行將從 3 月起維持政策利率在 2.75% 不變。2026 年的增長可能會受到美國經濟放緩的影響;我們預測成長率為 1.7%,加拿大央行將在年底前恢復減息至 2.25%。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