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更多美國人擁有工作,股市也達到了歷史新高。雖然選舉結果肯定引發各種解讀,但對於投資者而言,關鍵問題仍是美國企業部門的穩健現金流能否繼續支持債券和股市的回報。
至少,隨著市場消化11月5日投票結果,預期回報與波動之間的平衡可能會發生變化。

預期的通膨率的重要性

從投資者的角度,預期通膨率是制定投資決策的關鍵。
投資期內的通膨水平將部份決定實際回報的水平。穩定的通膨率不僅對投資者重要,對整體經濟亦然。
當對未來一般價格水平有更大的確定性時,個人和企業在消費和投資支出方面能做出更有效的決策。

通膨預期由機構政策框架、經濟周期位置以及消費者和企業的近期經歷所形成的。
如果通膨居高不下,預期通常會變得更加不穩定和高漲。中央銀行的一個關鍵角色是通過說服經濟主體通膨將回歸「正常」來影響這些預期,從而不讓長期的消費、工資需求和定價決策受到永久性影響。在這一周期,中央銀行的表現相對不錯。

另外,通膨率亦影響回報。例如債券的名義收益率為5%,而預期通膨率為2%,那麼投資的預期實際回報就是3%。
如果投資者相信我們已接近通膨穩定,那麼當前債券市場確實提供了不錯的預期實際回報。目前,美國市場預期的10年通膨率為2.3%。
名義10年國債收益率為4.2%,因此預期的實際回報為每年接近2%。這對於無風險利率來說還算不錯。

選民如何看通膨

不過,選民很可能會從另一個角度看通膨。在評估是支持現任政府還是選擇新候選人時,選民會考慮他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什麼變化,尤其是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所需的價格變化——如食品、能源、交通、醫療等。
選民會關注當前物價,以及自己每周食品開支與過去的對比。
根據官方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食品價格與四年前相比上漲了26%。

不過,通膨以外,現任政府的可支配收入增長是自1990年代初以來最強勁的。但由於收入分配不均,許多人還是可能感到自己的生活水平變差。
當然,選舉結果並不僅僅取決於過去四年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變化,其他議題都會影響選民的決定,例如是候選人個性及其對社會問題的立場。

市場波動及經濟因素

選舉結果難以預測,我們可能會面臨另一個有爭議的選舉結果,這使得利率市場波動性在過去一個月上升,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平息,使得長期收益率的走向變得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持有優質短期信貸或似乎較為有利。

選舉以外,美國經濟依然企穩

選舉最終如何,對於投資者而言,最重要的是美國經濟是否能持續發展。如果更高的利率尚未導致經濟衰退,那麼有甚麼可能會引發衰退?
例如是擔憂政策導致消費中斷可能會影響現金流,而財政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增長預測。
這種長期風險溢價的風險可能會擴大,創造出一個利率上升的情境,進而削弱企業收入的清晰度。不過,目前沒有充分證據顯示這些情況將會發生。在未來幾周,我們會密切評估有關美國經濟的情況。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