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與市場在2024年創佳績後,未來何去何從?

重點:

美國今年經濟和市場表現非常強勁,利率正在下滑,目前最大關注點是誰將成為下一任美國總統。
長期財政前景仍是重大挑戰,兩位總統候選人都尚未正面回應這個問題。
科技、人工智慧及再生能源仍是未來的投資主軸。

2024年美國主導了全球金融市場。經濟表現比預期來得更強勁,第二季GDP年化增長達到3.0%。藍籌股基準指數標普500的總回報率接近22%,而美國固定收益市場也因聯準會有效壓抑通膨,表現不俗。[i]

利率開始走低,信貸市場展現出美國企業的實力。如果將投資配置一半在標普500成長股指數、一半在ICE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今年的回報率接近18%。

展望2025年,11月的總統大選無疑將成為影響市場的重大事件。選舉結果可能延續疫情後帶動經濟復甦的政策。例如,拜登—賀錦麗政府推動了多項國會法案,增加美國基礎建設和科技領域的投資。第二季固定資本支出年增率達到8.3%[ii],顯示企業信心充足。另一種結果則可能是減稅與保護主義貿易政策的結合,這將改變未來數年的經濟前景。

財政挑戰

面對11月的大選,賀錦麗和特朗普都未針對美國長期財政狀況發表意見。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估,未來十年的赤字將持續占GDP的6%,而聯邦債務將在10年內達到GDP的122%。[iii]

部分債券投資人對此感到擔憂,尤其擔心大選後的政策會使債務與赤字進一步超出預期。這讓市場憂心政府借款增加,長期利率可能承受更大壓力,並讓財政政策主導貨幣政策。

目前,債券市場已經反映出對赤字的擔憂,這從國庫券與利率掉期的相對定價可見一斑[iv]。長期債券尤為顯著,投資人因財政風險要求更高的風險溢價。然而,目前國債的風險溢價仍然相對溫和,顯示市場的憂慮有限。儘管今年美元對歐元和日圓有所走弱,美元仍高於疫情初期的水平。

美國富裕的財力足以支撐其預算赤字,前提是有足夠的政治意願來應對這個挑戰。這可能成為下一任總統的重要議題,若財政狀況繼續被忽視,將給市場帶來潛在風險。

人工智慧和科技仍是關鍵動力

從積極的角度來看,美國仍有能力在科技領域保持領先。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熱潮在6月達到頂峰後,科技股表現有所落後。但根據科技公司對未來產品和服務的預期,強勁的盈利增長仍然可期。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消費產品中日益普及,但事實上,我們仍處於這場科技革命的初期階段。這項技術有潛力大幅提升生產力,應用範圍涵蓋從農業到教育的各個產業。

展望未來一年,利率應該會持續下降,經濟增長也將繼續。這種「軟著陸」情境可能對金融市場回報產生正面影響。不過,2024年已經是一個「充滿驚喜」的一年,經濟增長遠超預期,使聯準會能夠在失業率略微上升和通膨下降的情況下轉變政策方向。

人工智能和科技仍然是重要動力

2025年會否出現類似的驚喜還不確定。政治不確定性依然存在,股票市場的高估值以及信貸問題可能會浮現,尤其是如果失業率確實上升,市場或將面臨調整。但美國的經濟表現仍可能領先其他發達經濟體。持續投資於AI、數據中心供應的再生能源及擴展中的電網將是未來的主要投資主題。

如果能避免貿易戰並更專注於聯邦財政狀況,這將是一大利好。利率的下降無疑會有利於企業和消費者。正如我們過去所見,絕對不能低估消費者和企業保持支出的能力。

[i] 資料來源:彭博。除另有說明外,所有表現數據均截至2024年9月26日
[ii] 美國經濟分析局第二季國民賬戶報告(LSEG Workspace及Datastream)
[ii] CBO公布的2024年6月預算與i經濟展望 ─ 2024年8月5日(週一) ─ 12:00 | 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crfb.org)
[iv] 將未來的利息支付流動交換為另一筆的合約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