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 今年首月的產出數據好壞參半
零售銷售未有反映假日旅遊的強勁趨勢,1月至2月減至5.5%(按年,2023年12月:7.4%)
2024年首兩個月的工業生產超出市場預期,增加7.0%(按年)(2023年12月:6.8%)。私人企業顯著有改善,可能預示未來數月勞動市場復甦
固定資產投資由2023年12月的4.1%,微升至1月至2月的4.2%,原因可能是遵循當局因應私人投資持續低迷而發出的指示

整體而言,我們將2024年的GDP預測調高0.1個百分點至4.6%。然而,我們的預測面對上行風險 ─ 如現行財政刺激方案能全面及時地實施,且有更多刺激措施,將可支持政府約5%的目標。

新年節慶消費不多

中國國家統計局已公佈今年首月的產出數據,反映消費領域呈持續放緩趨勢。零售銷售由12月的7.4%,放緩至1月和2月的5.5%(按年)。經計及季節性因素,1月增長為0.2%(按月),但2月為0.0%。
今年首兩個月,消費品開支由2023年12月的5.8%放緩至4.6%(按年)。
餐飲開支亦失去動力,1-2月升12.5%(按年),合計升幅為20.4%。服務業整體增長12.3%,為2023年下半年以來最慢步伐。然而,汽車和手機增長獲得動力,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升8.7%和16.2%(2023年12月:4.0%和11.0%),部分原因為受假日促銷推動。

中國消費者年初表現低迷,延續去年的負面氣氛。農曆新年有利若干商品消費,但整體情況仍然令人擔憂。消費者繼續面對勞動市場低迷(失業率由先前的5.0%升至5.3%)和房地產價格持續調整的壓力,如沒有更多刺激措施,私人消費短期內反彈的機會不大。
需求疲弱為經濟帶來通縮壓力,且造成債務-通縮螺旋式上升的風險,但在上週結束的年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期間,政府官員仍未有解決需求疲弱問題及提出有效支持。展望未來,我們認為經濟急需提振消費信心。然而,目前的刺激措施側重於基建資本開支。這可能造成全年消費物價指數通膨持續疲弱的風險。

工業維持強勁動力

今年首兩個月,中國工業增值升7.0%(按年),高於去年12月的6.8%,且超出市場預期的5.3%。經季節性調整後,工業生產繼1月擴大1.2%後,2月升0.6%(按月)。
私營企業的工業生產大有改善,1-2月增長6.5%(按年),高於2023年12月的2.8%。製造業升7.7%(按年)(2023年12月:5.0%),而電腦、手機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在1月至2月期間合計急升14.6%(按年),高於去年12月的2.6%,受惠於科技週期向上。

工業界表現強勁為經濟焦點,而電子產品似乎已結合消費者需求增加(已折讓)和出口轉強。私營企業表現急升尤其令人鼓舞,這可能反映勞動市場逐步改善,尤其是外來工人市場。

刺激方案推出後投資略增

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年初升4.2%,略高於12月的4.1%。
基建和製造業升幅最大,分別增長9.0%和9.4%(2023年12月:分別為10.7%和8.2%)。由於行業持續低迷,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下行,繼去年12月跌12.5%後,今年再跌9.0%。如預期所料,投資主要來自國有企業,增加7.3%(按年)。私營企業態度較為審慎,投資總額輕微增加0.4%(按年)。

事實上,固定資產投資的升勢符合北京的計劃,使投資成為焦點所在。
然而,國企和民企在投資態度上的分歧,突顯了私營業界的悲觀氣氛。此外,由於大部分國企投資可能屬強制指令,而非回報驅動型投資,某些行業可能有產能過剩的風險、造成低投資回報率,增加這些企業的債務負擔。

首項數據表現參差

今年首份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情況參差。
當局大致忽視私人消費,但這仍然造成經濟障礙。然而,工業生產回升增加了一些利好因素,這可能預示著未來勞動市場復甦。根據北京指示,投資擔當著今年的主軸,並繼續專注於基建和製造業。

從現行經濟表現看,今年「約5%」的增長目標似乎相當進取。然而,如根據北京刺激方案的說法,倘一切按計劃進行(或再次增加刺激措施),將可望達到此目標。
綜合所有因素,我們目前預測2024年增長率為4.6%,較去年11月的觀點升0.1個百分點,但我們亦承認北京將監察刺激措施及堅持目標,風險偏向上行。此外,如全面實施現行刺激方案,未來或會加劇產能過剩、通膨回落壓力和債務負擔。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