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分享

本文重點:

◆國際旅遊逐漸恢復至接近疫情前的水平,突顯了該行業在可持續發展中將會面臨的挑戰

◆政策官員正採取果斷行動,減少交通的排放;同時,新科技普及衍生出其他有助於脫炭的旅遊方式

◆新政策結合科技創新,創造出新的長遠投資機會

國際旅遊業預計於今年將恢復至接近疫情前的水平[1],這也將延伸出另一些難題;我們該如何將旅行所帶來的經濟和其他的好處與「解決氣候變遷」這個棘手的問題結合呢?

答案顯而易見,就是讓交通和旅遊以脫碳的方式進行 ─ 雖然答案再簡單不過,但要達到目標,這個過程卻困難重重。 在邁向低碳的旅程之中,將可為現在和未來投資者創造潛在的新機會。

近年來我們看到交通運輸行業迎向新的浪潮,包括電動車、可持續航空燃料至微型滑板車,新的科技普及,延伸出其他有助脫碳的旅遊方式。

各國政府和政策官員也採取嚴厲行動來減少排放,例如法國已禁止部分國內短程航班。只要兩地之間的旅程能靠火車在2.5小時內完成,而相關的航線即遭廢除[2],荷蘭則限制主要旅遊樞紐史基浦機場的航班數量。[3]

然而各國政府並不希望阻礙國際旅遊業的發展,該產業去年對全球GDP貢獻了7.6%,且創造出2,200萬個職缺。[4] 對許多國家而言,吸引大批外國遊客對經濟至關重要。

然而,根據不同的統計,觀光和旅遊業佔全球總碳排放8%至11%,預期2016年至2030年旅遊活動將大增85%,碳排放肯定會增加[5]。載客車輛在交通運輸行業的碳排放量最高,佔39%,其次是中至大型貨車(23%)及航運業(11%)。鐵路旅遊僅佔排放量3%。[6]

各運輸子行業的碳排放量: 載客車輛39% 中至重型貨車23% 航運11% 航空9% 巴士及小巴7% 輕型商用車輛5% 兩輪/三輪車3% 鐵路3% 資料來源:Statista,以2021年的數據為基礎

低碳燃料

對比之下,飛行是碳排放最密集的旅遊方式 ─ 航空業需負擔全球暖化約5%的責任[7]。 因此,投資者可在這個關鍵行業投入資金,有助推動相關公司進步。航空旅遊脫碳方式非常複雜,但專家正研究各個方案,包括燃料和製造,至飛機和機場設計等各方面。[8]

許多航空公司已承諾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SAF是一種化學性質與傳統航空燃料類似的生物燃料,或可大幅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但產品目前價格昂貴,且難以獲得。

這在未來可能會有所改變,因為美國《通膨減少法案》已納入生產SAF的補貼;據報導指出,歐盟也正在考慮為希望獲得綠色標籤的任何航空公司設定2030年之後的SAF使用目標。[9]

改變消費者喜好也有助改變現狀 ─ 近期一項調查發現,40%旅遊人士願意支付最少2%的額外費用來支持0碳排的航班。 另一個解決方案可能涉及分散旅遊樞紐;例如,從中央機場遷移至地區機場,有助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這些地區帶來旅遊業和就業機會,同時減輕首都城市的壓力,但可能造成交通嚴重壅擠,且還得遭受噪音等污染的程度更高。

另一方面,郵輪業是增長最快的旅遊業,預期到了2026年,乘客數量和收益將超出疫情前水平[11]。郵輪屬碳密集型船舶,但行業正投資新科技,並減少排放。[12] 皇家加勒比的目標是在2035年前推出一艘零排放遊輪[13],另一方面,倫敦河上巴士服務Thames Clipper將逐步走向混合動力驅動。[14]

電動車趨勢加強

汽車是交通運輸行業的最大排放者,佔約39%,部分原因是道路上的車輛數量龐大。[15] 全球政府正制訂新政策和目標減少排放,例如未來數年禁止在歐元區和英國銷售新的汽油和柴油車[16],印度的目標則為所有兩輪和三輪車輛(包括自動人力車)在2025年前達致電動化。[17]

今年電動車銷量預期將增長35%[18],除Tesla等電動車製造商外,生產電動車電池、零件和充電設施等類型公司也有投資空間。

減少道路上的汽車數量,也是降低碳排放的另一項方式。共乘可能減少了城市中擁有汽車的需求,並為投資者提供一系列值得考慮的公司 ─ 但近期一項研究顯示,乘車共享的定價才是主宰減少或增加排放的關鍵。[19]

鐵路旅遊是碳足跡最少的交通方式之一[20],但乘客仍然受制於時刻表和鐵路的固定路線。然而,業內公司正利用科技改善服務,吸引更多客戶,如使用電子車票減少浪費紙張,並提供更多數據來讓他們了解旅程的碳排放影響。[21]

近期有關人工智能的消息好壞參半,但在某些領域,人工智能無疑可帶來幫助 ─ 例如在交通領域,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和雲端計算提供更智能的時間表,達到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22]

此外,利用自動化等新科技的電動火車和電車,可以為城市和新城鎮發展提供低碳替代方案。據統計,全球互聯鐵路市場價值超過920億美元,到了2030年更會超過1,430億美元。[23]

在小規模層面上,我們看到微型交通大為普及 ─ 包括電動單車和滑板車。疫情導致電動兩輪車作為公共交通替代品的需求大增。[24]

據麥肯錫公司的估計,微型移動交通工具目前佔全球旅遊約16%。據統計,目前市值約1,800億美元,到了2030年更可能增加逾一倍,達到約4,400億美元[25]。 Yamaha和台灣捷安特等電動單車製造商,到Bosch這樣的公司(一間以洗衣機、洗碗機等電器聞名的公司,該公司也生產電動自行車的馬達和可充電電池),這個行業發展的過程中,投資者有著無數的潛在機會可以考慮。

推動潛在投資機會

經濟低迷和高通膨,可能意味著消費者對旅遊消費時更為挑剔,他們對於環境影響越來越有意識,在旅遊時對可持續發展議題會更加審慎選擇。因此,他們更加關注旅遊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26]

政府和政策官員正不斷推動計劃,我們預期在實現氣候目標的努力下,這種動力只會增加,不論是鼓勵低碳旅遊模式,還是為脫碳投資提供激勵。

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在設定可持續發展目標,其中許多已納入商務旅遊的排放量,這佔所有旅遊開支近三分之一。[27] 我們相信那些正在將可持續旅遊轉型的企業,均可能直接或間接(例如通過所需的基礎設施)從客戶需求增加之中受惠。

隨著市場繼續恢復,甚至超過疫情前的水平,希望在可持續旅遊發展發揮作用,同時尋求財務回報的人士,將可看到潛在投資機會。

[1] Barometer | UNWTO [2] France bans short-haul flights to cut carbon emissions - BBC News [3] Schiphol airport in Amsterdam limits flights to prevent emissions, in world first | Euronews [4] Travel & Tourism Economic Impact | 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 (WTTC) [5] Accelerating the transition to net-zero travel | McKinsey [6] Global transport CO2 emissions breakdown 2021 | Statista [7] Should we give up flying for the sake of the climate? - BBC Future [8] The future of flying (cam.ac.uk) [9] ESG Watch: Despite setbacks, green finance ends 2022 in good health | Reuters / EU Plans to Give Parts of Aviation Industry a Green Label - Bloomberg [10] Accelerating the transition to net-zero travel | McKinsey [11] Cruise industry faces choppy seas as it tries to clean up its act on climate | Reuters [12] 2023 State of the Cruise Industry Report | Clia [13] 2021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ort | Royal Caribbean Group [14] Hybrid boats to revolutionise sustainable river travel (thamesclippers.com) [15] Global transport CO2 emissions breakdown 2021 | Statista [16] EU ban on sale of new petrol and diesel cars from 2035 explained | News | European Parliament (europa.eu) / The Ten Point Plan for a Green Industrial Revolution (HTML version) - GOV.UK (www.gov.uk) [17] India turns to electric vehicles to beat pollution - BBC News [18] Demand for electric cars is booming, with sales expected to leap 35% this year after a record-breaking 2022 - News - IEA [19]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shared autonomous vehicles under different pricing strategies | npj Urban Sustainability (nature.com) [20] Which form of transport has the smallest carbon footprint? - Our World in Data [21]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 Trainline plc (LSE: TRN) (trainlinegroup.com) [22] Greener Smarter travel - Stagecoach Group [23] Global Connected Rail Market Size Report, 2022 - 2030 (polarismarketresearch.com) [24] Sales of electric bicycles are up all over the world |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orum.org) [25] The future of mobility in 2035 | McKinsey [26] Travel Sustainable | Sustainability at Booking.com [27] Accelerating the transition to net-zero travel | McKinsey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