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前景不確定,各國央行仍在關注通膨和衰退風險。
信用資產繼續提供機會,但現在可能不是拋售通膨掛鉤債券之時。
短存續期看來仍有吸引力,但對於一些投資者來說,這也可能是延長存續期的時機。

也許是因爲夏日陽光明媚,美國的情況似乎比今年早些時候預期的要樂觀一些:聯準會暫停升息,表明了暫時「按兵不動」的意圖,目前數據並未壓倒性地表明經濟在衰退。然而,儘管聯準會暫停升息,但未來升息的機會並非全無可能——有關是否會出現經濟衰退還是軟著陸的爭論仍將是焦點。

總體而言,各國央行仍在關注通膨,且經濟衰退風險依然存在,因爲歐洲央行、澳洲儲備銀行和加拿大央行在 6 月份又升息 25 個基點。

固定收益投資者繼續看到,整個債券市場的值利率仍在歷史高位。即使美國聯準會暫停升息意味著收益率下降,並且 10 年期國債殖利率的現有區間(自去年 11 月以來爲 3.25%-4%)被打破,債券的總回報率仍應具有吸引力。

但烏雲隨時出現,投資者可以在固定收益投資組合中尋找機會嗎?

信用資產仍是 2023 年金童

美國投資級市場的收益率強勁,今年出現了正回報,助力扭轉了 2022 年的負回報趨勢。

年化回報:ICE 美銀美林美國企業指數(年初至今)



資料來源:截至 2023 年 5 月 31 日,AXA IM、ICE 美銀美林

同樣明顯的是,公司基本面仍然穩固:強勁的名義盈利增長使槓桿率下降,借款人近幾個月能夠在債券市場籌集資金,建立現金緩衝,以防經濟增長明顯減弱。

在歐洲,由於孳息率仍然很高,歐洲企業如何應對更高的融資成本環境正受到更嚴格的審查。儘管存在這種擔憂,歐洲企業的基本面仍然樂觀:2022 年第四季度的季度盈利爲正,而 2023 年第一季度的盈利增長令市場感到意外。在此背景下,我們看到部分投資級發行人的次級債機會。

高息債券存在機會

歐洲高息債券評價目前頗具吸引力,孳息率接近 10 多年來的最高水平,並且歷來後續的回報爲正。

歐洲高息債券評價



資料來源:AXA IM,彭博社,截至 2023 年 6 月 19 日

歐洲高息債券仍爲投資者提供比投資級市場高約 350 個基點的收益率[1] 。我們認爲這有助補償額外的信用風險,特別是考慮到該類資產目前主要爲 BB 級。

從行業角度來看,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意味著最分散的行業是受違約敏感性影響最大的行業,例如媒體、零售和電訊。在這種環境下,我們繼續看好資本品、電訊和醫療保健等行業的防禦性信用資產。

在美國,違約率將隨經濟疲軟而上升的預期下,違約率仍然是投資者關注之焦點。
我們預計增幅將處於可控水平,約爲 3-4%,部分原因是只有 30% 的公司擁有貸款,而大多數公司能夠承受更高的利率。
因此,我們預計企業基本面不會出現嚴重惡化。 然而,正如 5 月份所見,鑑於兩起高息債券違約和三家陷入困境的交易所,我們認爲,積極分析個別債券對於評估高息市場的機會非常重要。

現在可能並非忽視通膨掛鉤債券之時

儘管調查顯示通膨和通膨預期可能已見頂,但服務價格和工資依然強勁,這讓我們更加相信通膨,尤其是核心通膨,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仍將保持粘性。由於市場已消化 2023 年的降息預期,我們發現,盈虧平衡通膨率幾乎沒有變化,並且接近央行的目標。



資料來源:AXA IM, Refinitiv Datastream as of 06 June 2023

我們認爲,接近週期高點的實際孳息率具有吸引力,因爲通膨掛鉤債券同時暴露於久期和通膨風險。

新興市場債務爲高風險投資者提供增長和機會

對於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而言,新興市場債務與發達市場相比,另有一番景象。新興市場主權資產負債表仍然強於七國集團,並且新興市場的總體預算赤字將在 2023 年幾乎回到疫情前的水平;財政整頓的進展比七國集團更快。



資料來源:AXA IM – 實物資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摩根大通、Macrobond;新興市場(不包括中國)截至 2022 年 10 月,七國集團截至 2023 年 5 月

還有一些趨勢爲投資者提供了機會,例如有利於美國或歐元區週邊部分新興市場的「近岸外包」或「友邦外包」,而非去全球化和回流到發達市場。

靈活的工期管理

由於收益率曲線保持倒掛,考慮到曲線前端的價值,短久期看似仍然有吸引力。對於謹慎的投資者來說,它還可以緩解未來升息和信用利差擴大的影響。然而,由於貨幣政策緊縮的大部分工作很可能已經完成,隨著我們日益接近首次減息,現在也可能是延長久期的好時機。

升息步伐正在放緩,主要市場出現嚴重衰退的可能性似乎不大,這給人們帶來了希望。然而,由於對經濟衰退的擔憂、進一步升息的預期以及在可預見的未來通膨可能保持粘性,宏觀前景仍然不確定。總體而言,這種低增長環境歷來對固定收益回報有利,尤其是對於高息等風險資產而言,結轉收益仍處於高位。即使對於謹慎的投資者來說,這種情況也應該爲短久期和投資級信用等策略提供機會。

[1] 資料來源:AXA IM,彭博社,截至 2023 年 5 月 31 日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