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盛環球基金-最佳收益基金

(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ISIN LU0179866438最新淨值 210.64 截至 2024-05-02

基金淨值

資料來源:安盛投資管理。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

基金文件

經理人評論

市場概況

預計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促使各國央行在年中繼續降息。

到2023年底,美國經濟增長依然強勁。儘管1月份的零售額增長較弱,但仍表明經濟活動躍。強勁的勞動力供應增長、不斷提高的生產率和更高的中性利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這種增長彈性。然而,收入增長放慢、稅收貢獻增加以及儲蓄率上升,預計都將在未來幾個季度使經濟增長放緩。我們先前已將2024年的GDP增長預測從之前的1.4%修改為2%,儘管預計2025年將放緩至1.5%。

歐元區經濟活動繼續缺乏動力。隨著就業和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長加快,GDP應該會上升。儘管最新的服務業調查顯示情況有所改善,但製造業活動依然疲弱。我們預計,到2024年,增長將保持在0.3%的疲軟水準,2025年將略有改善,達到0.8%。

中國經濟持續疲軟,近期股市下跌也印證了人們的擔憂。然而,去年開始的協同財政支援已使信貸增長加速,而最近加速的貨幣寬鬆政策表明,中國將採取更先發制人的政策。2024年和2025年,中國GDP增速將分別降至4.5%和4.2%。

新興市場經濟活動呈現分化,多數亞洲經濟體經濟成長強勁。中歐經濟疲軟,預計今年將出現反彈,而拉丁美洲的經濟活動似乎在通膨下降的情況下逐漸減少。

市場對央行的預期發生了重大轉變,這與我們的預期一致。預計聯準會將在 6 月降息,如果通膨下降,聯準會可能會加快寬鬆步伐。歐洲央行也可能在六月開始寬鬆,但可能會採取大幅降息。英國央行顯然正在考慮何時而不是是否降息。 日本央行表示 4 月最有可能小幅升息(10個基點)。



投資組合配置

近幾個月來,美國經濟增長強於預期,2023年下半年持續高於趨勢水準,2024年第一季接近3%。雖然2023年的強勁增長伴隨著相對穩定的通膨放緩,但未來的動態可能會面臨挑戰。軟著陸仍是今年的基本預測。最近的股市反彈是合理的,因為越來越有可能出現高於趨勢水準的增長和通膨正常化的環境。

雖然各國央行準備降息,但時機可能與最初的預期不完全一致。一個相當同步的全球寬鬆週期仍有望出現,即使通膨數據的路徑被證明是坎坷的。因此,對存續期持中性立場,在2023年底快速反彈後,過去兩個月預期利率將出現技術盤整。隨著評價的提高,歐洲債券的吸引力可能會增加,如果歐洲央行放鬆貨幣政策的時機與聯準會(Fed)的行動緊密吻合,這種吸引力可能會被放大。從當前水準開始建立更高的存續期,與我們的多元資產策略一致。

此外,全球股市仍保持樂觀前景,特別是在已開發市場,總體經濟軟著陸與強勁的個體經濟基本面結合,顯示還有進一步的上行潛力。本月,增加了歐洲大型企業股票部位。


【本文所提及之個別債券及公司僅供說明,並無特定推薦之意圖,亦不代表基金未來之必然持有標的】




市場展望

過去三個月,市場預期經歷了大幅波動,從普遍認為經濟將軟著陸,且支持所有資產類別的觀點,轉變為可能根本不著陸的擔憂,儘管對某些人來說輕微,對另一部分人來說卻很重要。後者情況意味著美國貨幣政策將需要更高的中性水準。儘管美國GDP成長持續超過潛力,但有些人仍然主張經濟衰退。自10月份以來,短期利率在聯準會未來十二個月預期降息的三至近七次之間波動。然而,與去年的混亂相比,固定收益市場的實際波動性指標仍相對平靜。

儘管仍有可能使美國經濟放緩或使歐洲陷入衰退的因素存在,它們並未消失; 它們只是落後於其他新聞的發展。我們的總體經濟研究團隊預計,隨著去年推動美國經濟活動的積極因素在2024年難以保持勢頭,未來將出現一些疲軟。這種疲軟,尤其是在勞動力市場和工資方面,可能會促使聯準會在今年開始政策正常化。

去年,美國的需求最初是由過度儲蓄推動的,隨後是實際工資正成長,財政支出增加,導致預算赤字達到10%左右。這樣的情況不太可能再次出現,而且主街(Main Street, 平民階層)和華爾街(Wall Street)之間的金融狀況存在明顯的差異。商業地產對中小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影響仍令人擔憂,這可能會阻礙它們發放信貸的能力。此外,中國當局似乎對於應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需求通縮沒有什麼熱情,這可能需要市場提供政策支援,以維持年初出現的積極勢頭。如果最近的通膨和就業報告被證明是暫時的挫折,而不是永久性的轉變,如果通膨放緩的趨勢在未來幾個月持續下去,聯準會可能會優先實施一系列降息,以改善美國經濟前景。反過來,這可能導致歐洲央行也降低利率。

儘管快速資金部位的利率有所下降,雖然供應充足,機構投資者的需求仍然強勁,這表明需要在多元資產策略中建立更強大的存續期部位。如果未來幾個月來自平民階層的負面消息持續存在,可能會出現一條更清晰的降息之路。此外,疲軟的金融狀況可能為股市提供支撐,目前股市評價雖不高,但仍處於較高水準。

【本文所提及之個別債券及公司僅供說明,並無特定推薦之意圖,亦不代表基金未來之必然持有標的】